万博水晶宫

图片

耕耘在希望的田野上
——锦州义县红石堡子村第一书记汪舰工作月记

2018年04月28日 14:52
2018年3月,校团委办公室年轻的科级干部汪舰被组织选派到锦州义县红石堡子村担任第一书记,开展驻村扶贫工作。在驻村的这段时间里,他积极履职尽责、脚踏实地,以良好的工作作风和热心的工作态度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个村民。他团结村两委一班人,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积极寻企业、找资金、力求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表现出了一名优秀年轻干部积极向上、甘于奉献的精神面貌。
 
一、“立足脱贫”,从摸清村情民意开始
红石堡子村是典型的贫困村,基础设施落后,资金资源短缺。目前负债66.6万,无村集体经济。汪舰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挨家挨户走访,一个月以来,他走访了村中的67户,将每户人家的情况记录在“扶贫手册”里。他还走到地头、田间,与百姓唠家常,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难处。汪舰和村民促膝谈心,了解情况,与村“两委”班子成员深入交心,共同谋划红石堡子村发展新路子。
通过走访、座谈,汪舰发现,村里460户农户中有重点贫困户24户,主要贫困原因来自重大疾病;一般贫困户100余户,主要贫困原因是家中无劳动力,留守老人数量多。在走访中,令汪舰印象最深的是一位72岁的老农民高成仁,他是村里的五保户,没有结过婚,由于患有白内障,双目基本失明,近期又患上了前列腺增生,无法排便。即使生活艰苦,但这位老村民一直心怀感恩,紧紧握住汪舰的手说,“我这一辈子就一个人,我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党能派第一书记来看我!……”汪舰握着这双粗糙孱弱布满老茧的大手,看着糊满报纸的土墙,心里暗下决心,绝不辜负组织的信任和村民的寄托。
 
二、“爱护村民”,做事全力以赴
有人问,进村的这一个多月,有什么想法?他说,感触很深、想法很多,任务很重……
通过深入调研、广泛走访,汪舰认为,红石堡子村最需要的是发展,这个发展必须是让群众长远受益的发展,不能盲目的发展。目前,这个村子主要以种植玉米和花生为主,但已连续四年干旱,收成不好。“思路决定出路”,汪舰从村班子那里了解到,村里准备引进菌类种植项目,要主攻菌类深加工,但菌类的销路又成了一个问题。于是,汪舰准备招商引资,引进的企业始终要把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作为首要任务。他说,要想农民真正脱贫,首先要加强对农民的宣传教育,将他们的“等、靠、要”思想转变成解放思想、积极主动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随后,汪舰打听各地的招商引资展览和大会,打算先让自己的村子宣传出去,再制定一份详细的优惠政策和方案,摸索加速村民脱贫的新方法。
 
三、“爱岗敬业”,当好人民公仆
“一个党员,一面旗帜,一个岗位,一份责任”。时隔一个月,汪舰回到大连,决定先通过自己的关系联系一些适合的企业进行洽谈。回到家中,本以为儿子见到爸爸会飞扑到他的怀里,但是这个年仅两岁的小孩儿竟然说,“爸爸你回去吧,这不是你的家,你的家在单位……”看着眼圈泛红的妻子,汪舰有说不尽的辛酸,他觉得亏欠妻子和孩子的太多。第二天,汪舰又回到了村里,凌晨竟接到妻子发来的视频通话,原来是儿子想他了,说爸爸的枕头上没有爸爸……此刻,汪舰藏在心中对家人思念终于被唤起,默默流下了眼泪……但他知道,正是家人全力的支持,才有他今天义无反顾的坚持。还记得他刚做进村扶贫这个决定时,妻子全力的支持让他很感动,她说自己是汪书记的大后方,让他在“前线” 放心去闯。
 
“找准脱贫方向,共谋致富之路”,这是汪舰进村和村委班子成员经常说的一句话。他是村里最年轻的党员,最年轻的干部,他正是以只争朝夕的工作态度和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为自己进村扶贫工作写下了饱满第一笔。我们可以用有限的文字讲述他平凡的故事,却永远无法表达他爱村如家的伟大情怀。他说,如果能用自己的肩膀作阶梯,托起村民脱贫向前进的一大步,那么,就够了。他就是凭着这种务实的工作作风,在平凡的驻村脱贫之路上辛勤耕耘,无怨无悔!